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

知識管理的核心問題

知識管理是為了解決大量知識,大量訊息/信息的創新、組織與擴散的問題。其主要內容涉及到知識創新的處理技術,知識組織的管理方法,以及知識擴散的路線與途徑。
關於知識創新的處理技術方面,首先我們都會了解到知識創新後,必有資訊/知識產品的產出,其產品處理的技術關係到資訊作品或產品是否能有充份的運用機會,顯現出來而成為一種可資提供知識 蝦費或資訊消費的成品。
關於知識組織的管理方面,這是直接影響到知識儲存、資訊/信息儲存的問題,其組織的管理方法在於組合知識/資訊/信息,使其成為一個可以分辨的組合體,然後再由這個知識/資訊/信息的組合體中,可以分解出知識體或資訊體,或者二度組合成新的知識體或資訊組合體。知識組織的管理方法可以是一個型的系統,也可以是一個複雜的大型系統群。 關於知識擴散的途徑與路線,是知識管理是否可以再度進入創新循環的重要關鍵。如何發揮知識或新創知識的影響力,和知識擴散的方式與方法,有極大的關係,而知識擴散的方式與方法,隨著環境因素的變化,而有主觀客觀條件上的必然不同性。知識管理的核心觀念,再近五十年中圍繞著「創新處理技術」、「組織管理方法」、「知識擴散途徑」的不斷快速變化,而產生跳躍式的截然不同改變。從追隨人類工業到緊隨人類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再跳到引領人類進入嶄新的知識經濟與知識社會。長期關注知識對社會影響的人士,對於這種急速下的變化,長會產生目驀然回首的膽戰心驚之感;「昨是、今是、明亦是」的高度發展、全面發展和極速發展。
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,知識管理的觀念與數百年前沒有太大的差別,人工式的文件整理依然佔有相當的重要性 ,但是已經設法開始注重空間上的儲存管理,例如縮影技術Micrographics的發展,創新出許多以壓縮資訊/信息空間的膠捲及膠片媒體,透過知識/信息儲存空間的壓縮管理,達到知識媒體實質空間的管理,而完成「知識管理」的目的。這和傳統圖書館的書庫管理是很近似的,但是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知識管理變化端的開始。
二十世紀七0年代到八O年代的時段裡,電腦技術處理資料開始逐漸成熟,尤其是應用在圖書目錄/索引方面的文字資料處理,取得相當的成就。知識管理的觀念也因為電腦應用技術的成功而產生了重大變化,也就是開始嘗試將信息/資訊,從傳統的媒體中抽離出來,以「化繁為簡」將資訊/信息代碼化。
知識與資訊/信息的外形經過代碼化後,直接送交機械電子資料處理EDP: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作徹底的訊息解析。當然知識與資訊/信息的內涵也因其符碼化的關係,被分解開來,而分析到最小的極至,並以「同期所同」的方式,呈標準化加碼Encoding的狀態下,加以儲存起來,等到需要還原時,再用「以簡御繁」的方式組裝起來,即用加碼時同樣的規則,進行還原的解碼Decoding程序,使得知識與資訊/信息重新或從新呈現出肉眼可辨識的狀態。此時期由於進行知識解析與知識還原的工作,也發現從不同的知識體與知識體之間,可以建立起「知識鏈」的關聯性。其簡單的哲理便是「化繁為簡」、「以簡御繁」和「建立關係」。繁簡之間在理論上,再「繁」的知識都可以進入「管理」,而用最「簡」的方式,取得資訊/信息或知識。使得「知識管理」向前邁進一大步。
二十世紀八O年代起開始的十年間,電腦系統和通訊系統,雖然尚未融入一個更大的體系之中,但是電腦系統和電腦系統之間,已經可以透過通訊系統的連結,進行電腦對電腦的資訊/信息傳輸,和電腦對電腦之間的資訊/信息交換,這種科技環境的進步與改變,使得知識管理的概念,又產生了新方向的變化,也就是運用電腦系統連結通訊系統,足以建立起一個跨時空的即時分享系統,早期在七O年代雖然廣播電視等單存的通訊系統,也有即時分享的作用,但是那是單項的資訊/信息傳輸功能,而無法進行即時交換,並儲存的雙邊分享 資訊/信息系統。公元1980-1990年間,電腦和電訊(英文中稱為C&C)的結合,使得即時分享資訊/信息與知識的系統應運而生,例如可以對話可以對談的資料庫及資料庫系統群的組件及應用,因此知識管理跨越時空的服務,美夢成真。
以公元2000年為基準點來看,過去的十年之間在資料處理界發生了兩件大事,一為數位/數字革命;另一為網路革命。數位/數字革命使得各種載體Media上的資訊/信息,都可以轉換到另外一種載體上去,例如掃描將紙張上的訊息數位/數字化而輸入電腦中去,報表列印機又可以將電腦磁碟的資料轉戶為紙張上的訊息/知識,縮影掃描機則可把拍攝再膠捲上的資料轉路到光碟/光盤上去。另外數位革命最成功的地方,在於整合數位Data、聲音、影像、動畫等原本分立的Media於一種全新的多重載體Hypermedia之上,數位/數字Bit變成了信息/資訊載體的共同基因DNA,數位化的資訊/信息迅速擴張,據估計到2000年底時,數位化的訊息將超過其它媒體/載體的各種訊息。
網路革命則使得前十年完成的「點對點或站對站」的通訊分享系統,即透過資料庫或資料庫供應系統,所建構成的連線Online知識服務,改變成為「多對多」的資訊/信息傳輸與交換環境,這使得連線知識分享系統,躍進成為全面化的知識分享系統,網路革命不但貸給人類通訊方面的鉅大利益,包括各種的通訊功能,都能應用在不同頻寬的網路之上,另方面網路革命也進一步促進了資訊/信息數位化的腳步,據估計到公元2002年時,網路將超過報紙成為新聞的主要來源,因為網路可以同時具有電台播音、電視放映以及報紙新聞的功能。二十世紀最後的十年,人類受到數位革命與網路革命順利成功的影響,對於知識管理的核心觀念,又再度的產生了新的調整,這項新的知識管理核心觀念,又再度的產生了新的調整,這項新的知識管理核心觀念,包括了(1)以知識擴散為目的的「網路化知識」(2)以知識保護為目的「網域化知識」以及(3)以國際交流合作為目的「全球化知識」。
當然,知識管理的問題,隨著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而變得愈來愈複雜,「知識管理」不再僅是知識管理本身的技術處理問題,雖然知識管理相關的處理技術也不停的在更新與精進,但是只要從「以簡御繁」、「通達無礙」、「管理自如」的方向去思考知識管理的處理技術問題,在週邊資訊技術IT的應用下,可以順利建構出新的共同作業平台,作業方式以及共通使用的介面。知識與資訊/信息的本身管理問題,可獲得一項一項的解決。換句話說,人類到二十世紀結束時,知識管理的成熟度基本上已經跳出了應用的層面。
二十一世紀開始,知識管理備註入了生命觀。也就是說知識管理變成一種直接的具有生命力的驅動力量,早先的知識管理只是為知識本身服務,知識對於各行各業所產生的是影響雖然強大,但是事件。知識管理注入生命觀後,知識管理的重要性被許多行業視為其營運的核心觀念,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所謂的「新經濟」,新經濟又稱知識經濟,係建立在以「知識管理」為核心的新型經濟發展條件及新型生產能力,並以建立知識/資訊/信息為發展資本,作為下一波的發展力量。因此,知識管理成了一種直接的力量;直接的投產力量。西哲培根原先所說的「知識就是力量」所指的知識影響力,則變成了形同物質般的投產力量,當然數位化知識就更有力量了,因為數位知識的流速、流量、流程的精確度,更能建立「知識管理」在這方面的力量。
知識管理的核心觀念,含有可能做更全方位的界定與調整,除了服務「知識經濟」外,更須服務「知識社會」替人類社會生活的大倫理,建構更完整的安適性。

沒有留言: